
今年来,汉寿农商银行百禄桥支行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强化支部建设,积极发挥党员干部“领头羊”作用,着力在“两个维护”中坚定“金融为民”的政治方向,在“支农支小”中拓宽普惠金融广度,全力打好“线上+线下”组合营销拳。
坚持党建引领,提高支部党员使命感。百禄桥支行有在职在岗员工8人,党员4人,是典型的“党员支行”,其中3名同志党龄超30年,是典型的“红色支行”。为更好助力地方经济发展,该支行成立党员先锋队,以党员为轴,坚持中心化、辐射化带动发展,并成立“1+1”业务小组,该小组既为“党员+非党员”小组,也为“内勤+外勤”小组,全力减少业务壁垒。
“现在办贷款越来越快了,以前一两天的现在只要半天了,不仅省时间,更省了不少精力!要我说,还是家门口的银行、家门口的信贷员办事效率高!”辖内某枳壳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袁老板高兴地说。据了解,该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,现承包流转土地500亩,年纯收入超50万元。截至目前,该支行已累计发放涉农类贷款588笔,金额2364万元,较年初增长568万元,其中枳壳类贷款累计发放235笔,金额806万元,较年初新增200万元。
用活线上产品,提高信贷服务获得感。为助力枳壳产业长效、高质量发展,解决农户进种、育苗时的资金周转难题,该支行充分利用“乡村振兴系列贷”“福祥-湘农e担贷”和常德快贷等系列产品,以农户生产经营情况、融资需求为出发点,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,同时全力发挥移动营销平台便捷的特点,延伸服务触角,将金融服务送至每一位客户手中,切实做到“心贴心”服务。
“枳壳生长周期长,一般要四五年才能结果,除去人工成本,每年的土地承包费、肥料、农药费都是一大笔开销,加上今年市场价格低,收入也减少了不少,幸好有汉寿农商银行这30万元的贷款支持,这下流动资金有了,心里可算是没那么急了!”百禄桥某专业合作社老板袁大哥说道。目前,该合作社承包流转土地750亩,现有成苗可育果520亩,年销售收入约390万元,纯收入约30万元,有了该笔资金支持后,今年预计增收10万元。
用好线下资源,提高农户授信体验感。为充分发挥农商银行“点多面广”、决策链条短优势,该支行按照内部挖掘、外部拓展的思路,深挖支行内部客户资源,对小额便民卡、信用卡客户历史信息,为各行政村精准“画像”,同时,利用整村授信机制,对从事枳壳种植大村进行重点走访、对接,在普遍授信的基础上,实现差别化、无感化增信。
“做了差不多二十年枳壳生意了,家里的这栋房、孩子的学费,都是靠它挣的,这么多年,起起伏伏的时候很多。市场价格年年都不同,有时候压货了,价格却越来越低,只能赔本卖,有时候刚刚卖完,价格又上去了,根本猜不透。”辖内某专业合作社老板王大哥说道。“每年夏天,北方的老板都会来我们家住一段时间,和我爸一起收枳壳,那时候家里一天24小时,起码20个小时是亮灯的,除了收散户的枳壳,就是打包发车,每天都是几吨货,根本没有时间休息。”王大哥儿子说道。据了解,该客户于2014年与该支行建立信贷关系,起初贷款金额为5万元,后因追加担保,增信为45万元,在该笔资金支持之下,该客户已打通外部供货渠道,成功对接省外一医药厂,年纯收入达30万元。
据了解,百禄桥镇枳壳面积约6000亩,占耕地面积的26%。后段,该支行将继续开展普惠金融大走访,着力健全辖内信用体系,进一步做实整村授信,不断优化办贷流程,减少办贷时间,全力提高客户用信体验感、获得感。
一审 李 俊
二审 朱自刚 曹亚玲 童忠平
三审 张智峰 全海波
责编:彭炼
来源:汉寿农村商业银行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跟着总书记学历史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8.14
坡头镇陈家湾村表彰高考优秀学子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8.13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8.12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8.11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8.9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8.8
下载APP
分享到